
AI 正在重新定義我們對「室內設計」的想像。從風格建議、傢俱配置到整體視覺模擬,這些工具讓原本專業門檻極高的設計流程,變得人人可用、快速上手。
本篇將推薦 6 款最值得入手的 AI 室內設計工具,包含最新 UI 介面導覽、實際使用情境與操作流程,不論你是租屋族、新居裝潢者或空間創作者,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入門方案。
不論你使用哪一款 AI 室內設計工具,整體邏輯大致相同,初學者也能快速上手:
你可以手動輸入房間尺寸,也能直接拍攝現場照片、上傳平面圖,或從其他工具匯入空間草圖。
選擇你喜歡的風格(如北歐風、現代極簡)、主要材質與色系。部分工具甚至能辨識你上傳的家具圖片,預估形體並轉為可用的設計素材。
AI 會根據空間條件與風格偏好,自動推薦適合的家具與配置。你也可以從素材庫選擇單品,調整尺寸、方向或位置,甚至將平面圖片快速生成立體模型,用來更直觀地模擬空間感。
透過 3D 視角或 AR 模式預覽整體設計,讓你在動手施工前,就能掌握空間感受。完成後可儲存圖片或互動模型,作為溝通參考或提案素材。
🔹推薦給: 想以直覺方式快速完成設計草圖的新手或創作者
簡潔的拖曳式設計介面,左側為空間分類、右側提供傢俱與風格選項,操作過程即時同步預覽。
🔹推薦給: 想要從平面配置開始建立空間結構的規劃者
重新設計的主頁提供專案儀表板,內建家具選單分類更清晰,適合中階以上使用者精細設計。
🔹推薦給: 想快速看到「空房變樣子」效果圖的租屋族
介面極簡,一鍵上傳、一鍵轉換,系統會自動列出 4~6 種風格轉換圖(如現代、極簡、工業風等)
🔹推薦給: 有需求產出高品質提案圖與 360° 模型的專業設計師或裝修業者
支援中文介面,操作選單如專業設計軟體排列,並提供 AI 自動擺放模式與手動模式切換
🔹推薦給: 想先精確測量空間,再進行設計者
手機 App 介面採引導式操作,透過手機相機環視空間、自動偵測牆角與門窗位置,生成含尺寸的平面圖。
🔹推薦給: 想即時測試家具效果、並參與設計社群的創作者
風格清新、操作流程如社群 App,使用者可拍攝空間並一鍵放入沙發、床、掛畫等 AR 家具,即時呈現在畫面上。
這間老店鋪原本堆滿雜物與機車,視覺凌亂、動線不明。業主使用 Feel Design AI 輸入指令「Remove cluttered stuff」,僅數秒內就生成清空後的預想畫面,立即看見整齊後的空間感與動線。
模擬成果讓業主能:
🗣️ 店主說:「AI 幫我提前看到清空後的樣子,瞬間就有動力開始整理了!」
王先生夫婦購入一間 18 坪老屋,想重新配置空間提升採光與機能。他們利用 Planner 5D 重建格局,設計開放式廚房+餐廳連結客廳,讓公共區域更通透。
圖中可見清楚標示的尺寸、家具模擬與動線調整,包含:
透過 3D 模擬,他們在裝修前就能掌握動線與視覺平衡,溝通效率大幅提升。
🗣️ 王先生表示:「本來很難想像拆掉牆後會是什麼樣子,有了這個模型,我們才能安心做決定。」
屋主原本的客廳空間雜亂老舊,採光不佳、風格過時。透過 RoomGPT 上傳一張現場照片,系統自動生成多種改造風格,其中一款「沉穩現代風」一鍵轉換,瞬間變身私人劇院空間。
生成畫面中搭配了:
🗣️ 屋主表示:「這張生成圖完全打通我的想像,沒想到我的舊客廳也能變得這麼高級!」
Q:哪個工具最適合新手?
A:RoomGPT 與 Feel Design AI 最適合初學者,只要上傳照片即可套用風格。
Q:需要下載軟體嗎?
A:大部分可直接線上使用,Magicplan 與 DecorMatters 則建議下載 App 操作更佳。
Q:可以用在台灣格局嗎?
A:可以!Planner 5D、Feel Design AI 等都支援自訂牆體、尺寸與傢俱調整,符合台灣常見小坪數。
不用等設計師、不怕裝潢錯誤,AI 室內設計工具讓你可以主導空間改造計畫,依照預算、品味與生活節奏打造專屬的家。